当前位置:孤飞燕>历史军事>舍弟诸葛亮> 第267章 正方兄,识时务者为俊杰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67章 正方兄,识时务者为俊杰(1 / 2)

徐庶好说歹说、终于让张飞给了他一个机会。

他也不敢怠慢,立刻就亲自冒险来到孱陵城下,对着城头喊话,让李严放他进城。

“正方兄!故人来访,何不放我入城一叙!我乃水镜先生弟子、颍川徐庶,此番正为兄之前程而来!”

城头守军听后,立刻去通报。李严此刻也心中焦急,天人交战,怕真惹了张飞,对方又闹出事来,自己提防不住。

听说徐庶来访,他便连忙吩咐:“且令士卒从城楼上坠下吊篮,把徐庶吊上来——切记暂不可开城门,黑夜之中谨防有诈。”

“诺!”守门官立刻应诺,这就去执行。

不一会儿,徐庶便上了城楼,掸了掸自己在吊篮里蹭到的灰土,左右顾盼找到李严,施施然上前行礼:

“正方兄,你我也算有过数面之缘,今日在此重逢,实在令人感慨。兄正道直行,不愿阿附曹贼党羽,弟佩服之至!”

李严是小吏出身,没有经过任何察举,在汉朝不算仕途正道。

不过他出道很早,才二十五岁,就已经有七八年做事经验了,从最基层的书办杂吏做到县令。

这样的人,往往有类似于后世“成教/专升本”之类的执念,已经做了官之后,还想回去补一补履历短板,拜访名士求教些问题,镀镀金。

两年前,李严有一次去拜访司马徽,就机缘巧合认识了徐庶,后来在庞德公那儿又偶遇过。

此刻徐庶拿当初的交情来说事,李严也抹不开面子,便把对方引入城楼内详谈。

两人分宾主坐定,徐庶便开门见山劝降:

“正方兄,你在危难之际,能秉持汉臣之节,不与曹贼党羽为伍,足见忠义。十日之前,车骑将军惊闻张羡响应曹贼,为害荆南,便星夜急遣偏将军赵云、裨将军张飞、抚军中郎将甘宁三路南下平叛。

幸得张将军日夜兼程,直插武陵,才赶在金旋破城之前抵达孱陵,救下孱陵军民。兄既有心同扶汉室,何不与张将军联手,共除国贼?将来平叛功成,张将军为兄引见,车骑将军必然重用,前途不可限量呐。”

李严一开始也是不敢确认张飞身份,怕黑夜之中另外有诈,听徐庶如此劝说,便把自己最初的顾虑解释了一下。

“……我也并非抗拒张将军,实在是关乎满城军民命运,黑夜之间看不分明,不能轻举妄动。”

徐庶听他口气松动,连忙打蛇随棍上:“哦?这么说来,天明之后,兄便愿意开城迎接了?兄乃义士,切勿失信呐。”

李严听了,简直一阵无语,心说我什么时候答应过了?

李严义正辞严道:“此等大事,岂可儿戏?我之官职,虽是金旋任命,但也多赖景升公斡旋。如今金旋附逆,我自当为景升公藩屏,阻挡江南之贼,岂可随意另投他人?岂不成了反复无常的小人!”

徐庶摇了摇头,语气诚恳分说:“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,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侍。景升公虽也是道德君子,颇能容人,但终究容人而不能用人。

更因其单骑入州,在一开始便妥协忍让,种下了祸根,导致荆州事权多为蔡、蒯两族窃取。如今蔡、蒯掌权已近十年,积重难返。

兄虽感景升公知遇之恩,仗义图报。但你一番赤忱,也只是维护了蔡瑁、蒯良的利益,有几分能报答到景升公身上?更兼近日风闻蔡氏又借姻亲之故,另进谗言,欲以蔡瑁之女许配景升公次子。

此事若是成了,将来荆州诸事,岂不是蔡氏一门说了算!昔章邯自以为忠于秦帝,但最终却为赵高利用。一旦人主之侧有妇侍干政,久必为祸、殃及忠良,此必然之理也。

远的不说,便说本朝所以倾颓于先汉,外戚宦官轮流干政之祸,要占到几成?以兄之见识,不会不知道吧?兄何见事不明也!”

蔡瑁的女儿嫁给刘琮,这事儿历史上要到建安八年才发生,距离现在还有两年半。不过古人在小孩子成亲之前,先提前很久议亲下定,也是常有之事。

如今荆州坊间,已经有类似的风声造势传出来了,徐庶提及此事,李严倒也不至于觉得他胡说八道。

一想到自己忠于刘表、感激他的知遇之恩,最后可能只是忠于了蔡家,李严也稍稍有些动摇。

徐庶看他沉吟,就知道这个台阶给得差不多了,他坚信这些没经过察举的士人,肯定会被刘备和诸葛亮的感召吸引,便趁机加一把火,继续拿刘备的德政劝说:

“兄应该也听说了,玄德公自去年入主江夏以来,仁政爱民,广施恩德,修路浚河,整顿工巧。如今江夏百业兴盛,工矿技巧之业反哺农本,更兼官府投入钱粮印书、廉价贩售至荆州诸郡,惠及寒门士子。

而蔡瑁、张允自去岁冬天,便巧立名目,假意封江盘查以禁绝曹操细作,实则一无所成!如今依然被曹操派出桓阶前往长沙、说降张羡附逆!

但蔡张等人封江盘查虽然无能,趁机囤积居奇、垄断印书却是得心应手!武昌学宫印制的书籍,到了南郡、武陵,要涨价十余倍甚至更多、然后转卖以牟利。至于其他囤积居奇牟利的青瓷、灌钢器具诸般货物,不胜枚举!

兄一片赤忱,被这等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