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孤飞燕>历史军事>舍弟诸葛亮> 第211章 喝一口酸奶总结一条万物大道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11章 喝一口酸奶总结一条万物大道(1 / 3)

虽说诸葛瑾觉得仅凭眼下孙乾传回的这点许都近况,还不足以看清未来的全局走向。

要是能再观望一两个月,等第二只靴子落地,一切才有把握。

但刘备既然问到了,他也不能不正面回答。

斟酌再三后,诸葛瑾只是持重地说:“主公,愚以为目前来看,河内之变确实是袁绍吃亏了,以袁绍的脾气,定然是不能忍的。但袁绍此人既贪小利,又顾惜名声,不似曹操这般不择手段。

所以纵然心中不忿,也不会立刻与曹操开战。后续发展,可能有三种趋势:

首先,杨丑刚杀张杨,内部尚且不稳,现在还不好说他能否让河内文武心服口服。一旦杨丑内部不稳,再生出其他变故,导致袁绍能捞回一些面子,那说不定这场冲突还能延后。但长远来说,袁曹必然会有矛盾。

其次,如果假设杨丑稳住了河内的局面,那袁绍多半是不敢直接顶着与朝廷开战的恶名。到时候,他可能会战而不宣,或者用别的小动作,与曹操出现事实上的冲突、事实上慢慢削弱曹操。并且初步联络其他诸侯,看看能不能组成反曹的松散联盟。如果可以,那便是又一次讨董之势了。

最后,如果这些小范围的冲突无法削弱曹操、达到袁绍的战略目的,他多半会再退求其次,比如再罗织曹操辅政这些年其他专断擅权、欺君罔上的罪名。

又或者是反复派人通使入贡、朝见天子、提出种种尊奉天子实权、削弱曹操对天子掌控的小动作。一旦曹操不厌其烦,或是害了袁绍派去的使者,或是暗中使绊子,那袁绍就得到了正式开战的借口,可以说曹操阻隔王路了。”

诸葛瑾因为不知道后续会往哪条路线发展,只好把他推演出来的一切可能性,都穷举罗列出来。

这一招,说实话,已经有一丁点后世德军近代参谋部制度的风范了——我也猜不到开战后敌人会怎么应对,但我把应对敌人一切可能应对的拆招,尽量列全。最终无论敌人选哪一招,我都用预定好的方案套进去。

刘备听了,不由再次刷新了对诸葛瑾思维缜密程度的认知。

好家伙!这就是子瑜所谓的“对局势发展没把握”?

原来有把握,就是铁口直断敌人会怎么干、然后把己方对策想明白。

而没把握,则是不知道敌人会怎么干,但把敌人一切可能的招数都列出来!

怎么感觉这个没把握比有把握更难了?

“如此说来,我们现在考虑太多,也是无用,还得看后续一个多月,形势具体如何分化、袁曹会往子瑜所设想的这三条路中的哪一条走……罢了,反正我们不用立刻应对,那就继续休养生息,静观其变吧。”

刘备捋顺了思路后,就给今日的饮宴插曲定了调子。

众人也深以为然,觉得眼下还是继续做好自己,再观望一两個月。

而首次参加这种场合的张辽,也终于对诸葛兄弟的谋略缜密程度,有了直观的认知,内心由衷叹服:原来诸葛兄弟想问题竟能如此缜密……难怪主公能三年之内,绝处逢生,迅速重新崛起。相比之下,温侯只靠陈宫、陈登,却是差得远了。

大家很快恢复到了觥筹交错的轻松氛围,不多时,酒意都有些浓了,照例又要弄些解酒的汤水。

有些喝惯了酸辣汤面醒酒的,依然让人上了汤面,只是如今用的面本身没那么酸了,就额外加醋提酸。

有些南方人不喜欢吃面的,就单纯喝酸辣鱼汤——比如陈登这个广陵人。

刘备端着面碗,忽然想起一个事儿,便笑着问诸葛兄弟:“子瑜、孔明,这一个月,你们都忙着折腾麦面呢?这种东西,毕竟不能增加粮秣产量,只是让食物精美一些,终究不该浪费太多精力。

虽说咱现在要休养生息、静观待变。能把心思花在别处,也比一直琢磨吃食要好。”

面对刘备的劝说,诸葛瑾只是笑而不语,诸葛亮则是正色直言:

“主公,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这方面你可有所不知了。我不是为了琢磨吃食,其实还是在总结‘育种选种’的普遍大道。

只是曲蘖菌繁衍神速,便于总结实验规律,才先用的曲蘖。以后,说不定还能把这些思路,用于选育天下百草、诸般谷物菜蔬。”

刘备原本是担心诸葛亮浪费太多时间和脑力在精美食物、奢侈享受上,听说背后还有这样自己理解不了的大道理,他直接就闭嘴了,任由诸葛亮随意施为。

而诸葛瑾看二弟已经说服主公,这才凑趣补充:“主公放心,民政劝农诸事,也要因地制宜,因时制宜。这几个月闲暇,原本我也考虑过继续改良灌钢、烧瓷、开矿诸事,但那些事情更适合在丹阳、豫章、江夏建设。

眼下我们身处下邳,此地已是淮北,人多眼杂,曹、袁细作也是难免,同时本地的矿藏等物又不如江南丰富,那些事情开展起来既不易保密,还事倍功半。不如等九月秋收之后、回到江南,我自会操持那些正事。

这两个月里,还是做些因地制宜的事情比较好。除了选育曲蘖,后续我还想改良一下东海、广陵二郡的海盐煮盐工艺,争取不用熬煮,只靠日晒便能出盐,如此,则能节省大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