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 78 章(2 / 3)

来的一些风波。

东宫的属官制度始建于殷周时期,太子太师、太保、太傅、少幅等,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太子创设的属官制度。

由晋至隋有詹事府,设门下坊、典书坊、终左右卫等,唐朝还有太子宾客,詹事府统家令等三寺,左右率的是十府,还有东宫专用的图书馆,称崇文馆。

这种属官的制度从一开始就为太子准备好的政治力量,将来在登基的时候东宫属官们也能够以最快的时间接手朝廷的事务,帮助太子尽快上手。

而在大清状况却是分外不同,虽也有詹事府,但是实际上是作为皇子侍讲的存在。

这就是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太子的政治力量。

并非是康熙有意从幼年就防备太

()子,而是立太子之时,正是朝廷风雨飘摇之际,康熙撤藩决定被众多大臣反对。

立太子能够拉拢汉臣,稳定人心,叫人他们看看,虽然朕是满人的皇帝,但是愿意遵守的是汉族的传统。

皇帝想要嫡长子继承皇位,表达对儒家礼教的尊崇。

在当时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给太子设立东宫的属官,而在太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,朝局也是不断变化的。

如果设立太子的东宫属官少不得分满、蒙、汉三族的名额,这般的设立必定会让朝局更加复杂。

且大清之前的几l次立储结果可都不好,努尔哈赤第一次册立的褚英被赐死,第二次的代善被八旗军功贵族联合拉下马。

康熙自己心里实际上也没底,因此只能通过强化太子地位的方式给全天下的百姓、朝臣强调太子的地位。

太子手上拿不到切实的东西,康熙给太子提升地位的方式就只能是不断升高的待遇,仅次于皇帝一人,胤礽拥有的远超前几l朝太子的规格。

但是面子功夫和实惠是太子这个位置都要拿到手的,胤礽在十三岁上朝听政之后就逐渐开始组建自己班底。

不得不说,索额图固然有再多的不是,但是在这方面,他帮衬胤礽极多。

太子主要经营的两个衙门,第一是礼部、第二是刑部。

而直郡王胤褆则是深耕于工部。

国之大事在祀与戎,军权是康熙绝对不会交给任何儿子的,那么礼部就是胤礽能够争取到的最重要的衙门。

刑部同样是朝廷的一大要害,刑部是、检、法司三合一的衙门,在所有衙门中,它是除了军队之外唯一拥有强制力的衙门。

从胤礽满了十八岁开始,历任刑部尚书或者左右侍郎必然有一个在明处是他的人,而暗处他又经营了多少,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
王士禛是刑部尚书,素来尊敬东宫,这并不是什么秘密。

问题在于近来王士禛也是叫人盯上了,朝堂上隐隐有风雨欲来的味道。

胤祈拧眉,他手里还端着的荔枝碗,嘴巴一鼓将荔枝肉咽下去,诧异的开口问道:“王五案?”

“这是什么时候的事?”

祖温韦抬手擦擦额头的汗水,近来实在是热的厉害,“在咱们出京之前就来了这个案子,那时候谁都没在乎这件事,本就是个小案子。”

瞧他实在热的厉害,胤祈抬脚将冰盆踢过去一些,抬抬下巴道:“快喝点酸梅汤吧,里面加了冰块最能消暑。”

“慢慢说,不着急。”

祖温韦笑着应了,其实从进门他就想着和一口来着,实在是热的冒汗。

他自己倒杯散发着凉气的酸梅汤,入口酸甜带着股淡淡的药味,发自心底的呼出一口气,“可算是凉快了。”

祖温韦继续道:“这里说的王五算是主犯。”

胤祈抬眼细细听着。

今年七月,京城出了一件案子,王五和吴谦两个人因为向人

要债,意外把人打死了。

因为并不算是故意杀人,毕竟他们为了要债,要是故意杀人,那银子可就要不回来了。

因为刑部初拟的判决是王五流放,吴谦无罪。

吴谦这个人很有意思,他是毓庆宫的大夫,文职称大夫,武职称校尉,这人是隶属于毓庆宫的小官。

并且他还是胤祈从小的几l个奶嬷嬷中吴嬷嬷的亲哥哥,胤祈甚至还听吴嬷嬷说过一次。

不过是后来因为索嬷嬷更得贵妃和胤祈的喜欢,其他的奶嬷嬷在胤祈六岁后就已经回家去了。

吴谦和王五一起要债,意外打死人后,却被判了无罪,判决必定是存在不恰当的部分。

刑部尚书王士禛在查看判决的认为不应当这样,这两人一起犯案了,吴谦无罪而王五却流放,这样不一的判决太不合理了。

于是他修改判决,判了王五剥夺官职。

祖温韦情绪复杂,他看着胤祈道:“现在外面都传是王士禛因为太子爷所以轻判了这两人。”

胤祈听了一遍,在脑子里甚至又过了一下,他疑惑道:“那不对劲啊?要是王士禛是因为二哥才轻判,那第一次判决就不需要驳回了,毕竟吴谦已经判无罪,王五又是和毓庆宫有什么关系?”

祖温韦一懵,他是先入为主,先听见了毓庆宫干涉刑部判决的事,然后了解了事情的经过,这才过来给胤祈汇报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