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孤飞燕>历史军事>极品大昏君> 第175章 大战一触即发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75章 大战一触即发(1 / 2)

回到御书房,李奕此刻心里依旧不敢放松,所有的心腹大臣都被火速召见,整个皇宫也迅速戒严。 内机监和禁军负责皇宫的安危,也立刻提起十二分精神,谨防出现其他乱子。 御书房内,当李奕宣布自己的计划时,所有人的表情都被惊呆了。 这不是在逼迫宁文造反吗?就算是宁文不想造反,恐怕也不得不造。 吕瀚成算是李奕身边的老人,是最早跟随李奕的一批人,此刻,连他都担心道:“陛下,您确定要如此吗?” “卑职是臣子,陛下的旨意,臣不敢忤逆,可臣也话要说,宁文身居兵部尚书一职,门下弟子无数,且多居于军中高位,而且就是京师五城兵马中也几乎都是他的人,一旦有变,难免会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。” “而且严公子一直虎视眈眈,鬼知道他在暗中搞什么阴谋。” 京营副提督马琛也点头道:“是啊,陛下,您可要想好了,五城兵马,兵强马壮,乃是精锐中的精锐,不敢说以一敌百,可也不容小觑,何况潼关外,还窝着一头吃人的朱老虎。” 李奕面不改色,说了句,“好,谁还有什么话要说。” 其他几人闻言,也皆低头不语,可态度也说明了一切,他们也畏惧宁文的兵威。 李奕目光如炬,扫视着在座的几位心腹,忽然扬起嘴角,邪邪一笑道:“说完了,那该轮到朕说说了,朕之所以要与宁文一战,绝不是鲁莽,而是必须这么做。” 听到这话,他们全都愣住了,一个个竖起了耳朵。 什么叫必须这么做? 就算是有一万个要开战的理由,只需要一个不开战的理由就够了。 李奕看向众人,“诸位可知,宁文老狗早晚必反,与其时刻防备着,倒不如一劳永逸,拿出时间和精力对付更大的对手,况且朕从来没把宁文当做对手,连同严公子,朕都不放在眼里。” “朕的对手,逆贼头目朱崇远算是一个,世家门阀算一个,再就是北辽,那才是朕真正的对手。” “这一次,朕已经逼的宁文老狗慌了,慌了就会出错,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,一个一劳永逸,一举灭杀宁家满门的机会。” 在场的众人皆是心头一震,满眼都是震感,当今天子变化这也太大了,大到令人感到恐怖,原以为是孙庭宗大人在背后帮陛下,现在看来,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。 随即,他们一个个神情变得肃穆,变得认真。 就在这时,马琛突然想到了什么,担心道:“陛下,五城兵马司可是有数万人马,一旦与宁文开战,他们必然狗急跳墙,揭竿而起,到时候如何应对?” 吕瀚成也问道:“是啊,陛下,这事,实在是不得不防,一旦大战开始,诺大的京师如何挡得住五城兵马的轮番进攻,对方可能集中一个点,亦或者群起围攻,咱们兵力只怕捉襟见肘,很难防守的住四座城门。” 李奕却是冷静的可怕,嘴角挂着淡笑,整个人充满了自信,说道:“放心,朕早就料到了,对于这个你们不用担心,朕早就有了应对之策。” “你们只需要做好分内之事,听朕的旨意即可,为了以防万一,诸位的军营务必做到内松外紧,提前做好开战的准备。” 说到这里,他忽然脸色变得很冷,如刀刃般的目光扫过众人,“此事事关重大,乃是绝密,谁敢泄露半点,满门抄斩!” 众人齐齐跪地,“诺,臣等不敢!” 李奕点点头,目光落到了马琛身上,“马琛,你的京营这一次是主力,把火器营给朕调过来,朕有大用,步军,马军皆要扛大旗,顶大梁,你可有信心?” 马琛神色忽然变得恭敬,狠狠地一磕头,“愿为陛下死战!” 李奕点头,又看向吕瀚成,“吕瀚成,皇宫重地也是重中之重,你可要替朕守好了,出了事,朕拿你是问!” “诺,臣在,皇宫无恙,臣不在,皇宫也无恙!” 李奕满意的点点头,自己的主力不在,否则也不至于如此。 孙庭宗,曹凤阳他们若在,朕就可以直接带兵拿下宁府,捉拿宁文,包围中城兵马驻地,夺下宁武兵权。 不过,即便是几员大将不在,他也有信心一举剿灭宁家! 还是兵马不够,否则用得着这般思量吗? 所有的阴谋诡计,在绝对的力量面前,就是一团泡沫。 若是李奕现在有精兵百万,天下早就臣服了。 练兵一事,势在必行,已经是火烧眉毛了,此战过后,他要亲自训练一支铁血精兵。 “好了,诸位,最近几日一切如旧,不可露出半点端倪。”李奕语气很轻,可谁都听得出来他心头很沉重,不轻松。 众人对视一眼,每个人心头也皆是难掩紧张,纷纷驻足观望。 曹轻言第一个跪地,沉声道:“陛下,不管如何,老奴誓死相随,永不离弃!” “卑职也是,上刀山下火海,卑职绝不皱一下眉头!” “臣也一样,誓死追随陛下!” 李奕发自内心的大笑一声,不管如何,自己身边这些心腹皆是忠心耿耿,有此,这就够了。 所谓患难见真情,此战过后,自己也绝不吝啬赏赐。 他慢慢起身,眉眼之间隐隐透着一股非凡,眸子如鹰狼般不驯,“诸位,日月山河永在,大风江山永在!” 顿时,马琛,吕瀚成等人皆是心头一颤,齐齐跪地,行叩拜大礼,“吾皇万岁,大风万年!” 这一瞬间,他们君臣之间,冥冥之中似乎有一条线连接到了一起。 群臣一个个离开,可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注定不平静。 而李奕站在御书房内,也同样如此,双手撑着龙纹案牍,脑海中,一步步的思索着可能出现的危机。 就在这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