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孤飞燕>女生耽美>大秦完美太子> 第 149 章 千年后:起居录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 149 章 千年后:起居录(1 / 5)

文创周边推出之后,销量一路暴涨。

不过很多吃瓜乐子人是不会买周边的,他们就来看看热闹。比如,周边里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。

「我眼花了吗?为什么还有这么丑的陶俑啊?」

只见在官方上架的陶俑手办里,有一些看着像是残次品的陶俑。如果说别的陶俑是精雕细琢、精致可爱的话,这些就丑到有点抽象了。

但官方解释,这些陶俑的样式也是他们从出土文物里找到的。

其实这些陶俑不是最近才出的。

有网友解释道:

「很多年前就出土过不少这种奇形怪状的小型陶俑,而且出土的位置都比较奇怪。古墓里不多见,倒是一些有人类居住的古遗迹里经常能找到。」

根据考古学家推测,这些陶俑也是秦朝初年的产物,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那十年间。

因为并不是陪葬品,所以考古界一直推测这可能是某种摆件。这才只在居住遗址中发现,而很少在墓葬中发现。

不过秦朝初年的墓葬里确实也能找到同样大小的陶俑,和在地宫里见到的秦皇父子手办差不多。那种陪葬俑做工精细,要不是体型类似,根本看不出来是差不多的东西。

有网友大胆推测:

「该不会这些是初学者做出来的吧?所以做得难看。后来手艺练得好了,就把做得最好看的拿去陪葬。」

「那为什么不把做得差的销毁呢?」

「你问古人去啊,我哪儿知道。话说那些秦朝臣子的自传里没写吗?」

自传里确实没提过,可能大家也不想提这种做出难看陶俑的黑历史。

官方那边是试图把这批滞销陶俑借着热度一起卖掉清库存的,结果还真有好事者出于好玩买了下来。

他们表示:

「要是没人解释清楚的话,我就当秦初有些贵族就是喜欢这种风格的陶俑了哦!」

就在风评即将被害的危急时刻,官方公布了从藏书坑里寻来的《史菅传》和《史菅随笔》两本书,终于为他们正名了,确实就是初学者的练手之作。

前者是始皇在位前期那位史官的自传,后者则是对方私底下写的八卦记录。

其实这两本书之前也有流传,只不过两千年来总有佚失。像《史菅传》就只剩下一半了,好多篇章断断续续的。

《史菅随笔》更惨,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这些篇章是出自同一本书,还以为是不同的人写了不同的小故事。

起初有人按照故事主角进行分类,比如蒙毅的就编在一起、王绾的也编在一起,最后编出了一堆不同的合集。

大家再进行合集翻看时,这才发现不对劲。这些合集怎么好像本来就应该是以合集存在的样子?

最后是文学界通过对比行文风格等,确定了其中大部分故事篇章都出自同一人之手。剩下小部分是误入的,应该是由于都在记录八卦,才被混为一谈。

然而因章节零散的关系,本来就不确定真假的八卦越发显得扑朔迷离起来。

没人能肯定这些故事是不是像《刘相故事》那样编纂出来的野史同人,甚至都确定不了现在的合集版本里有没有其他误入的漏网之鱼。

对于八卦合集的作者,也是众说纷纭。

部分故事里总会出现一个故事的叙述主体,像是“我听说某某某”、“我的夫人见到了什么什么”这种描写还挺多的。

再根据八卦对象全是秦初权臣这一点,不少人都断言如果这个八卦是真实记载,那么“我”肯定也是某个臣子之一。

可惜,因为不确定故事真假,好些人认定这个“我”就是虚构出来的主角。比起一大堆人跑去推测梓桑是谁,这个“我”就没多少人讨论他的身份了。

部分吃瓜群众还怀疑这本书是后头几l个皇帝在位时的人瞎编的。

直到官方公布《史菅随笔》。

「哇,我看到了什么?史官随笔!」

「所以那些八卦故事是真的吧?」

「如果能确定是史官写的,那八成就是真的了,除非史官自己道听途说。」

「那么问题来了,能确定是史官写的吗?」

「史菅:我有名字!我有名字!不许叫我史官!」

「楼上不要玩梗,我们在讨论很严肃的正经事,这关系到我们能不能了解到那些名臣私底下的真面目。」

「史菅:可恶,我也在说很严肃的正经事,你们居然认为我是在玩梗!」

「哈哈哈哈,楼上有点像那种cos史菅本人的,cos的还挺像那么回事。」

「所以到底确定是史官写的没有?」

「应该确定了吧,我看官方标注就是“作者:秦·史菅”,这不就是认定了?」

「可以,那我就能放心去看热闹了。」

「有人看《史官传》吗?」

「是《史菅传》,我服了,名字好歹记准确一点,记不住就记“时间传”谐音。」

「谢谢谢谢!我终于记住这个字念什么了!」

「现在应该没什么人有空去看自传,还是八卦比较有意思。话说有没有看书速度快的兄弟姐妹,快给我们总结分享一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